新闻详情

【药物分析】恭喜你!在乘风破浪前看到这些有关物质的干货

发表于:2020-08-17 浏览:3560

  有关物质是衡量药品质量的一项关键性因素,直接关系到药物药效以及安全性,因此,必须要对药品有关物质有清楚的认识和把握。药物中的有关物质存在有不确定性特点,这方面的控制存在极大难度。当前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面,仿制药物关键属性有关物质的评价已经陷入瓶颈,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1 仿制药有关物质的来源及研究重点

  仿制药指的是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活性药物成分、疗效、给药途径和剂型的替代药品,被仿制药的信息需要确保其明确性和清晰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从被仿制药活性成分方面分析,以此作为评价的基础。仿制药有关物质的来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活性药物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

  (2)活性药物成分与辅料之间的相互融合;

  (3)活性药物成分在加工以及放置过程中所发生的降解。

  这几个方面的来源均与活性药物成分的结构特性密切相关。研究活性药物成分的结构特性:

  (1)分析活性药物成分结构特点,包含骨架结构、共轭体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等结构特点,同时还需要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其他反应产物、中间体等;

  (2)分析和了解现有文献中已知的杂质以及有关物质控制方法,尤其明确杂质的来源;

  (3)结合样品杂质谱评估实验数据,明确杂质来源,实现对杂质的有效控制。


1597650927.jpg


  2 仿制药有关物质文献分析方法评估

  仿制药上市时间长,会有较多的相关报道和资料,针对现有资料展开评估和分析,在仿制药有关物质一致性评价以及药品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租用。在具体评估时,重点明确文献中关键提示,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2.1 有关物质与文献分离系统相关性

  在判断活性药物成分与有关物质极性差异方面,可采取以下判断方式:

  (1)分离模式特殊性,比如分离色谱系统特殊性,同时明确不同文献在分离系统方面是否存在区别;

  (2)色谱柱特殊要求,比如在色谱柱封端方面要求在品牌方面要求等;

  (3)流动相分析,是否存在离子对试剂等;

  (4)分离度试验,可采取杂质对照品法、系列对照品法、降解破坏法等;

  (5)分析是否使用不同液相方法进行检测。

  2.2 有关物质与文献分析检测系统针对性

  在分析检测过程中,如果选择紫外线检测器分析,必须要明确活性药物成分与共轭体系之间差异,当两者存在较大差异时,会导致最终计算结果出现误差。具体分析中:

  (1)判断检测方法特殊性,是否选择一些特殊检测方法,特殊检测方法的选择主要是因为紫外检测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有一定局限性,无法顺利完成检测工作;

  (2)波长检测针对性,判断是否存在多波长检测等情况,其出现原因可能与活性药物成分与杂志紫外吸收差异等因素有关,选择单一波长检测容易造成误差;

  (3)在有关物质计算方面,是否选择校正因子法等,如果有使用校正因子法等方式,表明有关物质与活性药物成分在紫外吸收方面存在差异;

  (4)判断是否使用了除液相色谱法以外的方法进行有关物质检测,如果使用,表明液相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

  2.3 已知杂质归属

  在原研产品以及被防制药安全性方面要求主要表现在杂质方面,不仅有已知杂质,还有未知杂质和总杂质量。分析欧洲以及美国地区药典,能够获取已知杂质相关信息,比如杂质的结构式、化学名等,通过对其解读和分析,推测被防制产品合成工艺以及可能出现的杂质等,以此明确已知杂质归属问题。通过分析杂质限度,能够一定程度上明确杂质阿德安全性和工艺允许水平,这些方面信息在被防制产品杂质归属和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价值和作用。

  2.4 分析方法的完善和修正

  以文献分析方法评估为基础,判断测定方法是否完善,以及测定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可采取强制破坏实验,从多个方面出发明确活性药物成分降解,评价现有的色谱条件有效性以及方法是否可以实现对产品稳定性的真实性反映。

  另外,还可以通过强制破坏试验判断是否存在新的杂质,尤其注意新杂质与稳定性试验以及加速试验中杂质是否重合,如果发生重合,注意检查杂质含量,判断杂质含量是否在允许范围,确定是否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分析方法修改后,还需要给予方法学验证,判断分析方法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之后的杂质分析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分析方法验证方面需要与相关技术指导原则相互对照,尤其做好灵敏度以及专属性等参数的验证和检查。


1597650985.jpg


  3 讨论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针对有关物质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明确药品安全性问题,在确保药品安全情况下提高药品质量控制有效性。当前人们在药物研发以及药品质量控制方面认识逐渐深入,仿制药的生产需要确保产品质量可控,注意产品质量的优化和提升,为仿制药研发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来源:《心血管外科杂志》

  作者:李颖仪


  声明:铭研医药对所有公众号产生内容保持严谨、中立的态度。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使用。如遇到内容有误,请与我们联系进行讨论和修改。(010-65104668)


2-参比购-新.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