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铭研探索:粒子工程技术如何赋能多肽药物?
发表于:2025-07-25 浏览:25

  多肽药物,凭借其精准靶向、高效低毒的独特优势,正成为全球医药研发的热点。然而,将这些“生命信使”转化为方便患者使用的口服固体制剂,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行业的巨大挑战。胃肠道的严酷环境、酶降解、以及极低的生物利用度,让多肽口服制剂的研发举步维艰。

  然而,一项前沿技术——粒子工程技术,正为多肽类口服固体制剂的生物利用度难题带来突破性的解决方案。铭研医药持续深耕多肽领域,在合成保护基团、免疫原性控制、树脂选择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我们更将目光投向了粒子工程,旨在从根本上提升多肽药物的口服吸收效率。


  多肽口服制剂,为何步履维艰?

  要理解粒子工程的重要性,我们首先要了解多肽口服面临的几大“拦路虎”:

  ●胃肠道“消化大军”的围剿:多肽分子在进入人体后,会立即遭遇胃酸的强力腐蚀和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无情降解。它们就像一道道严密的防线,迅速将多肽分解,使其无法完整地到达作用部位。

  ●“大分子”的吸收困境:相比小分子药物,多肽分子量较大,且通常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这使得它们难以穿透肠道的脂质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想象一下,就像试图让一个大而圆的石头穿过细小的网眼,难度可想而知。

  ●首过效应的“损耗”:即使少量多肽能够被吸收,在通过肝脏时,还会经历“首过代谢”,进一步降低进入体循环的药物浓度。

  这些因素叠加,导致传统多肽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普遍极低,难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这也是目前多肽药物多以注射剂形式存在的主要原因。


  粒子工程:为多肽穿上“隐形衣”和“加速器”

  粒子工程技术,顾名思义,是通过精确控制药物粒子的大小、形貌、晶型、表面性质等关键参数,从而优化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对于多肽药物,粒子工程的优势尤为突出:

  ●纳米化,提升溶解与吸收:将多肽药物制备成纳米级颗粒(通常在10-200纳米之间),能够显著增加药物的比表面积,从而提高其在胃肠道中的溶解速率和饱和溶解度。更小的粒子尺寸也可能促进药物通过肠道细胞的跨膜转运,提高吸收效率。

  ●表面修饰,抵御酶解“攻击”:通过在多肽颗粒表面包覆特殊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或脂质材料,可以形成一道“保护层”,有效抵御胃酸和消化酶的侵袭,延长多肽在胃肠道中的停留时间,使其有更多机会被吸收。

  ●靶向递送,直达病灶:结合特定的配体或修饰,粒子工程可以实现多肽药物的靶向递送,例如靶向肠道吸收细胞或特定的炎症部位,进一步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和生物利用度,减少全身性副作用。

  ●缓释/控释,稳定血药浓度:精心设计的粒子结构可以实现药物的缓释或控释,确保多肽在体内稳定释放,维持持续的有效血药浓度,减少给药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


  铭研医药:全方位攻克多肽口服难题

  铭研医药在多肽领域的深厚积淀,为我们应用粒子工程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不仅关注多肽分子本身的优化,如保护基团策略,免疫原性风险管控,更在固相合成环节,确保多肽原料的高质量和批间一致性。

  我们将粒子工程技术融入我们的研发体系,这意味着:

  1.从分子到颗粒的精细化设计:我们将结合多肽的理化性质,运用先进的粒子工程技术,设计出最适合口服吸收的颗粒剂型。

  2.多维度提升生物利用度:综合考虑溶解度、稳定性、渗透性和代谢等因素,通过粒子工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多肽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3.加速多肽口服药物上市进程:致力于将更多有潜力的多肽药物从注射剂转化为患者更易接受的口服制剂,推动多肽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市场普及。

  粒子工程技术为多肽类口服固体制剂的研发带来了新的曙光。铭研医药将持续投入,探索粒子工程的无限可能,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便捷的多肽治疗方案。


0-司美格鲁肽原料药-铭研医药.jpg



电话:15810509002 / 010-6510466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二区9-7
邮箱:skye.zhang@bmprd.com
公众号
铭研医药
微信客服
canbigou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00171号        京ICP备20251286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