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为了立项和初步研究购买少量参比制剂的药厂都认为直接走“代购”途径更高效,不想办理一次性进口批件。
实际上并非如此。
虽然CDE表明了只要能够说明药品来源,不对一次性进口批件办理做强制性要求。
但海关和CDE是两个体系,尤其是精神类或者其他管控类的药品,如果没有一次性进口批件,在海关极有可能被罚没。这样对于药厂来说,时间和金钱都损失掉了。
不想办一次性进口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1)药厂目前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还没到大批量采购参比制剂的阶段。
(2)部分企业先决性的认为办一次性进口批件流程复杂,会浪费很多时间。
对于第一个问题,药厂这么想可以理解,前期研究所需参比制剂数量比较少,代购的购买速度比较快,而且立项研究阶段购买大量参比制剂会觉得比较浪费成本。
但是,在立项阶段,购买1-2盒参比制剂做研究,由于数据样本量小,偶然性太强,可能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够准确。基于不准确的数据做出的决定也会是有问题的。无论是错过优质项目,还是立了过难的项目,对于药厂都是巨大的损失。
买1-2盒参比制剂,拿到手之后可能也就能研究一下外观性状。体外溶出曲线研究可能都不够。要做反向工程、处方工艺评估的话,1-2盒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建议药厂哪怕是进行初步的立项研究,也要做好立项研究的方案设计,做好参比制剂的采购计划和使用计划。一次性把参比制剂买够,然后拿到参比制剂之后快速进行研究。
而为了节约参比制剂的成本,导致做出错误的决定,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其实是最常见的误区。
实际上现在一次性进口批件的办理非常方便。比如,江苏省有明确办理一次性进口批件的指导原则和文件,大家下载后按照流程操作即可。此外,部分省份一次性进口批件办理是免费的,比如陕西省。各个省份流程虽略有区别,但大体是差不多的。